家长们为了孩子挤破头,课外班、辅导班塞满周末,只为让孩子“赢在起跑线”。这股教育热潮席卷全球,英国也不例外。孩子还没上小学,竞争已经白热化,家长们被焦虑裹挟,深怕孩子落后。
英国的“虎妈”塔妮思·凯里讲过自己的故事。她曾为了孩子能进好学校,逼着孩子学这学那,运动、音乐、补习,时间表排得满满当当。她说,家长们总担心别人家孩子学得更多,怕自己孩子被甩在后面。这种压力让家庭生活变得像战场,孩子和家长都累得喘不过气。
数据很直白。英国2005年到2016年,11岁到16岁孩子接受私人辅导的比例从18%涨到25%。备考关键阶段的孩子,这个数字更高,达到了三分之一。伦敦更夸张,42%的年轻人上过补习班,每小时辅导费平均29英镑。整个私人教育市场规模估计高达10亿到20亿英镑。
这股热潮催生了“超级导师”。这些导师收费高得吓人,有的每小时几百英镑,客户多是有钱人。他们不仅教书,还教孩子如何自信、如何说话有魅力。这些技能在职场和社交中太重要了,可不是每个家庭都能负担得起。
教育竞争从幼儿园就开始了。研究发现,孩子22个月大时,家庭条件好的和条件差的,认知水平差距已经显现。富裕家庭的孩子,哪怕早期成绩一般,到小学中期也能赶上来。贫困家庭的孩子却不同,早期成绩好的,到十岁往往也会滑到平均水平以下。这种差距跟家庭支持密切相关。
英国和美国一样,穷孩子和富孩子之间的教育差距越拉越大。11岁进入中学时,差距尤其明显。研究还发现,英国的考试成绩和家庭收入关系特别紧密,比很多国家都要严重。穷孩子要想追上富孩子,得付出双倍努力。
大学阶段,竞争更激烈。过去几十年,英国大学招生规模扩大,但贫富差距没缩小。1981年,最穷20%家庭的孩子大学毕业率只有6%,2013年涨到18%。但同期,最富20%家庭的孩子毕业率从20%飙到55%。穷人家的孩子,始终追不上几十年前富人家的水平。
研究生学历成了新战场。中产家庭的孩子为了在职场脱颖而出,纷纷去读硕士、博士。可高昂学费让穷人家的孩子望而却步。1996年,只有1%的26到60岁劳动力有研究生学历,2015年涨到13%。但这增长几乎全靠富裕家庭的孩子推动。
毕业后的路也不平坦。实习机会成了职场入场券,可这些机会往往不公开,靠人脉传播。穷人家的孩子很难挤进去。研究发现,精英职业中,工人阶级背景的人年薪比富人家庭出身的同事低6200英镑。法律、媒体、金融行业,这种差距尤其明显。
这场教育军备竞赛,到底值不值?家长们累,孩子也累,钱花了不少,可结果呢?有人挤进了好学校,有人却被甩在后面。社会流动的门越关越紧,穷人家的孩子想翻身越来越难。你觉得,教育应该只是分数赛跑,还是该给每个孩子公平的机会?
美港通证券-免息配资开户-配资开户-配资咨询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